100款禁用黄免费a尿道口_大象出版社网站_伊园麻园2024直达2024入口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技术装备 > 仪器仪表 > 正文

中国科大:新型微波激射器有望探测超轻暗物质

微波激射器 磁共振 暗物质
发布:2021-03-08 10:42:27     来源:中科大新闻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彭新华教授研究组及其合作者首次在弗罗凯量子体系上实现微波激射器,为超高精度超低频磁场测量以及暗物质搜寻等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途径。这项研究成果以“Floquet maser”为题,于2021年2月18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Science Advances 7, eabe0719 (2021)]。同期《Science》“展望”栏目和国际知名学术网站Phys.org分别以“A masing ladder”和“Extending maser techniques to Floquet systems”为题专文报道了该工作。

微波激射器(maser)是利用电磁波与原子或分子等量子系统的共振相互作用,在微波波段获得放大或振荡的量子器件。自从1954年第一台微波激射器被成功实现后,它已催生出若干革命性技术,例如激光器、原子钟和量子放大器。由于这些微波激射器技术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诺贝尔物理学奖曾多次授予该领域。然而,尽管微波激射器的研究历史已有60多年,但迄今为止只有少数的物质能够实现微波激射器,目前仅在静态体系上实现过。对于含时周期变化的体系(即所谓的弗罗凯体系,Floquet system),之前未有任何的理论和实验报道。

 
图左:弗罗凯微波激射器装置;图中:弗罗凯量子态和能级;图右:弗罗凯微波激射器的频谱。

本工作首次从理论上提出这种新型微波激射器的可行性,并成功在核自旋体系上实验实现。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诸多挑战:(1)通常情况下,原子核自旋的布居度只有百万分之一,远达不到微波激射器的阈值条件。为此,研究人员采用同位素惰性气体氙气(129Xe)作为微波激射器介质,利用自旋交换碰撞方法,成功将129Xe核自旋的布居度提高5个数量级。(2)以往微波激射器需要实现布居度的反转,已致许多体系无法用于建造微波激射器。研究人员设计了一套精巧的外腔反馈控制系统(如图左),消除了传统微波激射器对反转布居度的苛刻要求,扩大了微波激射器的适用范围。在解决以上两个挑战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射频磁场周期调制氙自旋体系的能级分裂,从而形成弗罗凯量子态(Floquet state)(如图中)。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研究团队首次观测到了弗罗凯量子态之间的受激辐射,标志着在周期变化的量子体系上实现了微波激射器。这种新型微波激射器完全不同于以往,它呈现多个相位锁定的多频振荡,它们的频率值等于弗罗凯能级间距,该现象类似于“频率梳”结构(如图右)。在本工作中,研究人员还利用该微波激射器攻克了低频磁场噪声难题,实现了迄今为止超低频段(1-100 mHz)最高的磁场测量灵敏度。

本文作者将这种全新的量子器件命名为弗罗凯微波激射器(Floquet maser)。该研究工作建立起一座连接弗罗凯物理(Floquet physics)和微波激射器的桥梁,有望在广泛的量子体系上实现微波激射器,为精密测量研究提供全新的技术手段。

《Science》杂志以专文报道该工作,盛赞其“展示了全新的微波激射器”, “能够有效克服以往精密测量的低频噪声难题”,“为实现伽马激光提供了新可能性”,“该工作有望应用于高精度时钟以及探测超轻暗物质”。

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的江敏博士后为论文第一作者,彭新华教授为通讯作者。此项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安徽省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8/eabe0719

推荐阅读

大连化物所自主研制出电化学-液体核磁共振联用装置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研究技术平台核磁技术研究组自主研制一套电化学-液体核磁共振联用装置,实现二氧化碳电还原、乙醇和葡萄糖电氧化的核磁共振原位表征,现向所内外开放检测服务。 2020-07-28

全球首台可旋转双姿态核磁共振成像仪有望落户宁诺

眼下,全球液氦价格持续飙升。作为核磁共振超导磁体的理想冷冻气体,液氦在核磁共振成像仪(MRI)的用量占用了全球氦气供应的近25%。然而自然界中氦资源含量极微,加之氦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全球氦资源中国仅有0 2%。 2020-07-28

世界首台便携式核磁共振成像仪在测试中取得可喜结果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了在真实世界的重症监护环境中测试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核磁共振成像机的可喜结果。 2020-09-28

全球首个植入式磁共振探测器 提供对大脑功能更深层次的洞察!

来自德国和瑞士的一组神经科学家和电子工程师开发了一种高敏感植入物,能够以无与伦比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探测大脑生理学。引入了一种带有集成芯片的超细针头,能够从纳升容量的脑氧代谢中检测和传输核磁共振(NMR)数据,这一突破性的设计将能在生命科学中进行全新的应用。 2020-11-04

利用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装备实现对新冠出院患者肺功能无创评估

首届“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周欣及其科研团队,联合武汉同济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多家单位,应用自主研制的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MRI)装备,实现新冠出院患者的肺功能损伤无创评估。 2020-11-30
阅读排行榜
平江县| 榕江县| 灌云县| 耒阳市| 凤翔县| 芦山县| 大姚县| 永德县| 越西县| 邯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