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新闻
3月17日至18日,在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长瓦列里·法尔科夫的主持下,贝加尔湖-GVD沿海中心举行了题为贝加尔湖-GVD中微子望远镜2025的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总结了2024年完成的为期三年的中微子和粒子天体物理研究计划的成果。该计划由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下属的六个科学组织和大学在贝加尔湖中微子望远镜下共同实施,属于国家任务框架。会议聚集了来自联合核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核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国立核能...
2025-03-19
近日,一种利用增材制造(通常称为3D打印)构建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的新技术,正逐步展现其潜力,有望彻底改变高能物理学的探测器制造方式。这项技术不仅大幅降低了成本,还显著缩短了构建时间,为粒子物理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研究人员开发的首个原型探测器名为SuperCube,已成功证明其能够跟踪宇宙粒子的轨迹,这标志着3D打印技术在粒子物理探测领域的一个里程碑。SuperCube的出色表现,预示着3D打印探测器在未来中微子科学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下一...
2025-03-15
加拿大SNO(Sudbury Neutrino Observatory)地下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在中微子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历史上首次利用纯水成功探测到了反中微子。这一成果不仅为监测核反应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为研究物质的基本特性开辟了全新的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物理评论快报》(PRL)杂志上发表。中微子及其反粒子反中微子因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极弱特性,一直以来都是物理学家们探测的难题。然而,SNO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通过位于地下2公里多处的超纯...
2025-03-11
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最后一步——液体灌注。目前,超纯水已经灌满中心探测器有机玻璃球内外空间,我们正在把有机玻璃球里的超纯水置换为液体闪烁体。全国人大代表、江门中微子实验首席科学家王贻芳院士告诉《中国科学报》。江门中微子实验是一个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首要科学目标的大科学装置,位于地下700米深处,其中心探测器是一个有效质量两万吨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探测器的主支撑结构是直径41.1米的不锈钢网壳,其上承...
2025-03-08
上周,贝加尔湖-GVD中微子望远镜的年度探险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探险活动旨在推进该望远镜的建设与维护工作,以进一步提升其在中微子探测领域的性能。由于西伯利亚地区今年秋冬季节的异常温暖天气,贝加尔湖湖面冰层状况不佳,冰层较薄且因昼夜温差大而出现多处裂缝。出于安全考虑,重型轮式车辆无法在此类冰面上行驶,这给探险队的运输和作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尽管如此,探险队仍按计划部署了冰营,并开展了相关工作。目前,冰营尚未达到最大容量...
2025-03-07
近日,大亚湾合作组织进行的一项国际粒子物理实验的结果,验证了库尔恰托夫研究所关于中微子振荡研究的计算。这一成果对于理解基本粒子世界中的反应堆反中微子异常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基本粒子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在研究核反应堆中产生的反中微子时,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实验记录到的反中微子数量少于理论模型的预测值,即所谓的反应堆反中微子异常。为了解开这一谜团,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库尔恰托夫研究所国家研...
2025-03-03
在基本粒子物理学领域,一种被称为“反应堆反中微子异常”的神秘现象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该现象出现在核反应堆中原子核衰变过程中产生的反中微子研究中,具体表现为实验记录到的反中微子数量少于各种理论模型的预测值
2025-02-26
在基本粒子物理(EPP)领域,科学家们过去70年的大部分成果都是在对撞机上获得的。然而,建造一个能量为1000 TeV的加速器在技术和财务上均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回归太空成为物理学领域的一个主要趋势。太空中的粒子加速器产生的粒子能量远高于大型强子对撞机
2025-02-21
2025年2月13日至14日,联合核研究中心(JINR)科学理事会第137届会议在JINR国际会议厅以混合形式圆满举行。会议回顾了研究所的历史关键事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蓝图
2025-02-18
欧洲立方千米中微子望远镜(KM3NeT)合作项目团队在11日《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检测到了迄今能量最高的宇宙中微子,其能量估计比此前检测到的任何中微子高约30倍。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粒子来自银河系之外,但其准确来源尚不明确。KM3NeT中微子海洋望远镜。图片来源:《物理世界》网站2023年2月13日,深海宇宙线天体粒子研究探测器(ARCA)发现了高能缪子的信号。研究人员估计,这一粒子能量约为120拍电子伏(PeV,1 PeV=1015电子伏),而产生这个缪...
2025-02-13
桐庐县|
财经|
杂多县|
胶州市|
蛟河市|
潞西市|
辛集市|
交城县|
德安县|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