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冯美玲研究员Nat. Commun.:通过调节层状铌酸盐基钙钛矿的堆叠模式提高对Cs+的选择性吸附
137Cs放射性强,半衰期长,选择性分离137Cs对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首次发现镍-58核中环形偶极激发候选者
近日,一项由来自理论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N. N. Bogolyubova及其来自德国、斯洛伐克、捷克共和国、日本和英国科学中心的同事共同参与的研究,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首次在镍-58核中发现了环形偶极激发的候选者,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a) 环面表面电流的三维示意图; b) xz 平面中的 2D 剖面图像; c) 磁芯中环形电偶极子模式电流分布的理论预测环形偶极子模式代表了一组独特的激发,这种激发可在从原子核...
核物理 | 被研究了一百多年的α衰变规律,背后还有一个至今未能解释的问题
在当前的核物理研究中,寻找和合成极端条件下的原子核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许多新发现的核结构现象,只有在极端缺中子或者丰中子的原子核中才能够显现出来。
而当我们想去了解这些原子核(尤其是比铅-208重的原子核)时,“α衰变”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核物理学家刘畅从美归国,入职北大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官网显示,核物理学家刘畅已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这位从石家庄二中走出的青年才俊,将在燕园继续追寻他的科学梦想,为祖国核物理研究贡献力量。刘畅200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石家庄二中省理科实验班。 在校期间,他勤奋刻苦,品学兼优,展现出对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浓厚兴趣和卓越天赋。2006年,刘畅先后荣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河北赛区一等奖、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河北赛区一等奖。2007年,刘...